水墨面板:从弓术开始猎日巡天 第217章

作者:常鸽儿

  不一会儿,吴胜便踏进了书房。

  他身穿一件厚重的棉衣,脸上带着些许风霜之色,但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
  “见过大人。”

  沈青起身,迎向吴胜,他一边示意吴胜坐下,一边亲自为他斟上一杯热茶,淡然说道:“吴大哥,此行如何?”

  吴胜接过茶杯,双手捧住,感受着那温暖从掌心传来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
  他高兴地说道:“大人,此行京都,收获颇丰。我按照您的吩咐,采购了不少灵丹妙药,都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好货。此外,我还特地搞到了些愿力珠。”

  沈青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惊喜。

  灵丹妙药对于提升修为以及疗伤解毒都有很大的作用,而愿力珠更是珍贵无比,能够助人修行,多多益善。

  沈青笑着说道:“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。”

  吴胜放下茶盏,忙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玉盒,轻轻打开,只见里面躺着七八颗散发着淡淡光芒的白色玉珠。

  是愿力珠无疑。

  沈青接过玉盒,仔细端详着这些珍贵的珠子,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
  “吴胜,你做得很好,这些东西对于我来说还真是有些用。”沈青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感激和赞赏:“你可有什么想要的?我看看我这儿有没有。”

  “多谢大人栽培!为大人办事,是我吴胜的荣幸,我哪里还另外需要什么报酬。”吴胜闻言连忙躬身行礼道,笑嘻嘻地说道。

  沈青微微皱眉,在他看来,免费的才是最贵的。

  吴胜在外走南闯北,见此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,急忙补救道:“真要说的话,我希望大人能赐我一本官家武学,供我修炼,望大人成全。”

第322章 拉拢,太平县来人

  沈青目光中闪过一丝意外之色,他没想到吴胜反应竟然这么快就洞察了他的心思。

  沉吟片刻之后,他直接开口问道:“你想要什么武学?”

  吴胜说道:“吴家曾有一门家传武学名为通明拳,据说这是出自官家武学当中。我在吴家一直没有机会修炼,若是可以我想学相关的武学,不知大人手中是否可有?”

  沈青不由的笑了笑。

  还真是巧了,他印象中郡城的演武堂中还真有这样的武学,甚至连名字都很接近。

  “有一本武学名为通明搬山拳,它主要讲究的是以内力搬山移岳,将拳劲凝聚到极致,一旦施展,犹如山岳崩塌,无坚不摧。不知道是不是跟你说的通明拳是否相近?”

  吴胜脸色微微一怔,他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,没想到沈青竟然直接能够真的有,并且张口就来。

  他意外道:“这两本拳法,听上去像是一样。”

  沈青不是一个喜欢拖拉的人,他直接说道:“那就好,我过会给你一本拓印本,你先在我这儿揣摩学习,等学会之后交还焚毁。”

  吴胜单膝跪地感激道:“多谢大人成全。”

  对于沈青为什么会有这本武学,还这般熟悉,他其实心中有些好奇,但也只是觉得沈青有些神通广大,完全没有往神识,过目不忘这样的方向去想。

  毕竟他们作为武夫,练武从来都只是练气、练身,不练脑子。

  “你在门外稍候片刻。”

  “是。”吴胜不知道沈青要做什么,以为他书房中藏有其他的贵重物件,不便示人,也没有多想,当即转身从书房中走出,反手关上了门。

  他站在门口,望着天下纷纷扬扬撒下的雪花,心湖波动不已,对自己以后的命运隐隐有些期待,又有些担忧。

  今日得的这本武学本质上是沈青有意想要给他,而他也能猜出来,沈青之所以这么做,就是想要留住他,收拢人心,让他为其效力。

  以后怕想要走脱也不太可能了。

  书房中,待吴胜离开之后,沈青从檀木架上取下文房四宝。

  他在一叠上好的宣纸中取出一张,摊平在桌上,用羊脂白玉般的镇纸压住一边。

  沈青缓缓研墨,砚台上的墨汁渐渐浓郁。

  在研墨的过程中,他闭目凝神,不断回忆通明搬山拳这门武学当中的细节。

  过了一会儿,他睁开眼睛,深吸一口气,执笔悬于纸上,眼神在这一刻变得异常专注。

  他开始拓写通明搬山拳。

  书房内,笔尖与纸张磨擦的沙沙声响起。

  时间一点点过去,等完成最后一笔,沈青轻挥衣袖,一股炙热的灵力自他掌心溢出包裹住那些纸张。

  瞬间,墨迹被这股灵力烘干。

  他素手一招,将这些纸张对齐,手指一捏,以灵力将其捏成一册。

  “进来吧。”

  站在门口的吴胜只感觉过去了有些时间,他轻轻推开门,目光落在沈青的身影上。

  沈青并没有含糊,他轻轻拿起桌上那本装订好的通明搬山拳秘籍交给吴胜,叮嘱道:“武学已经好了,你以后就在府中修行,不要将这本武学带出府外,更不要在外声张。”

  吴胜接过武学秘籍,眼中流露异样的情绪。

  过去那些很难得到的武学就这般轻易地出现在了他面前,让他有种不真实感。

  眼下有了这武学,那么灵丹妙药和愿力珠对他而言也就有了用武之地,以后可以寻找时机突破气海境,百尺竿头更进一步。

  他没有再多言,郑重说道:“吴胜谢过大人。”

  说完,吴胜没有忸怩,他直接在书房中找了个安静的角落,盘膝而坐,打开秘籍,开始认真修炼起来。

  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宁静,只有吴胜偶尔因领悟新招而发出的低沉呼气声,以及他体内灵力流转的细微声响。

  沈青在一旁默默注视,对吴胜不由的有些期待。

  现如今,他身边最信任的人当中,莫过于田啸虎和萧直。

  可惜他们的底子太差,哪怕有了官家的武道资源支持,现如今也才到拉筋练骨的层次,距离养气境还有一步之隔。

  想要继续提升修为,还是要一点时间。

  因此他身边可用的人不多。

  吴胜此人见多识广,并根据他的观察,品性也过得去,是个可以栽培和拉拢的人。

  只要有他相助,以后得到修炼资源的加持,无论是他还是他身边的人都未来可期。

  ……

  永州城门外,一个乞丐手持一只破碗和一根磨得发亮的竹杖向城里靠近。

  明明是寒冬时节,却衣着单薄,瘦弱的身躯在冷风中瑟瑟发抖。

  乞丐的脚步踉跄,吃力地停在城门边,抬头望向那斑驳的城墙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,喃喃自语道:“终于走到永州了……”

  话音未落,两行清泪已悄然滑落。

  他拭去泪水,尽管那衣衫早已破烂不堪,但还是整理了下与其他人一道朝着城门中走去。

  永州并没有入城费的说法,因此老乞丐没有任何阻拦的直接入了城。

  等进入城中,见鳞次栉比的商铺和喧闹的人,他不禁感慨道:“果然是郡城,远不是太平县那样的小地方所能比的。我一定能在此安身。”

  他朝前走去,沿途逢人便问:“请问,这里有没有人需要代写信或是做账的?”

  然而,路人们或是匆匆而过,或是投以不屑的目光,没有任何人回应。

  一些商铺,他还没有进去,就被轰了出来,更别提给他一个机会。

 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,身边有行人路过,两人的对话不由的飘入他的耳中。

  “听说沈大人府上要招仆从,要求可不低,你要不要去试试?”

  “当然要试试。现在谁不知道沈家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,沈大人年纪轻轻,未来必定前途不可限量。现在要是能进去,以后肯定能混口饭吃,饿不死了。”

  “沈家?”

  老乞丐闻言心头活络,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以前寨子里那户人家。

  “去碰碰运气,就算当不成账房先生,去当个老仆人,吃点残余饭羹也好,都已经沦落至此,也顾不上什么斯文了。”

  想了想,老乞丐把破碗揣在兜里,打听着沈家府邸的方向,快步走去。

第323章 再见旧人,五味杂陈

  老乞丐一路打听着,终于走到了沈家府邸那朱红大门前。

  他抬头望去,只见门前两尊石狮威严,背后的门楼高耸,很是庄严。

  “这便是沈家府邸吗?果然非同凡响。”

  就在刚才他稍微一打听才知道,这永州城里诸多的产业都是这沈家的。

  可以说是永州惟一的东家。

  太平县过去的所谓四大东家与之一比简直就如同儿戏一般。

  他还更听说这沈家老爷还是衙门中的总差大人,前不久在永州大开杀戒,斩杀了一众妖魔,威势滔天。

  这样的大人物在他看来简直就是天一般的人物。

  老乞丐见大门外站着一个门子,他上前打听。

  门子虽然嫌弃,但还是告知他沈家今日的确还在招募新仆,让他心中不由生出一丝希望。

  老乞丐他抖擞精神,忙整理了一下衣衫,张口闭口之乎者也,昂首朝着招募处走去。

  当他走进招募处,发现屋内陈设虽不及外头那般富丽堂皇,却也干净整洁,几个身着仆从服饰的人正忙着审核前来应聘的人。

  老乞丐小心翼翼地排到队伍末尾,心中默默祈祷着能有个机会。

  终于轮到他了。

  一位管事模样的人抬头,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,见到老乞丐这般打扮,很是不满道:“哪里来的乞丐?走走走。”

  “大人,小人非丐儿,而是教书先生。只不过此番落魄了,听说贵府招仆从,特来讨个营生。”

  中年管事狐疑道:“姓名?年龄?有何特长?”

  老乞丐恭敬地回答:“小的名叫张书远,年过四旬,擅长教书账目,能吃苦耐劳,愿为沈家效犬马之劳。”

  管事闻言,眉头微皱,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:“我家老爷所需仆从皆是身手敏捷、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,不招账簿。你这般年岁,怕是不合适。”

  张书远心中一沉,却仍不放弃,恳切地说:“请管事通融一二,小的虽年迈,但心性纯良,定能尽心尽力。”

  这时,旁边另一位看似资历更深的管事插话道:“我家老爷心善,对城里普通百姓都向来平易近人,你若真有心,不妨去大门口等着试试运气,直接向他陈情。不过,要是出了什么事可不要怪我们。”

  “不怪不怪。”张书远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力量,忙作揖道:“多谢大人指点,小的定当尽力。不知咱这沈家老爷的名讳?”

  “兵马司、卫武司总差,沈青,沈大人!”

  轰!

  张书远的身形猛地一震,怀里的破碗都差点抖掉。

  他喃喃重复着这个名字,眼中闪过一抹难以置信,“不可能……不可能……一定是重名了。”

  但他依稀还是记得几年前,沈青他们一家的确是往永州的方向来了。

  他忙追问道:“你们家老爷是不是从太平县那边来的?”

  管事有些不耐烦地说道:“我说你这个老乞丐是不是蹬鼻子上脸了,给你指点门路你还没完没了,快点滚,别耽误我们做事。”

  身后队伍中也有人抱怨,对老乞丐的所作所为有些不满。

  张书远直接作揖感谢了下后,一咬牙,径直离开朝着大门口走去。

  此时此刻,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,既有惊喜,也有许多忐忑和不安。

  但到了这一步,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。

  张书远强压下内心的波动,找到了一个视线较好的角落里默默蹲着,盯着沈家府邸的大门。

  他不断搓手,给自己增加一点火气。

  时间一点点过去,转眼就到了傍晚。

  沈府大门巍峨,灯火通明。

  就在这时,他看到了有一道人影从不远处虚闪而出,落在沈家大门的门前。

  张书远站在角落里,等看清那人面貌之后,表情一变,脑子就嗡的一下变成一片空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