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欲九天揽月 第576章

作者:温茶米酒

  很久之前,因为观音菩萨跟梦魔打赌,损失了许多化身,那些化身滞留在梦境之中,却也相当于把梦魔暴露出来。

  灵山如来是个小心眼,暗中早有准备,感应梦魔,准备一巴掌把他拍死,用佛火炼化了,给观音菩萨添一尊护法。

  梦魔机警,没有设法寻找逃回归墟的路径,反而藏在天庭某些佛道双修的神仙梦中,试图借那些气息混淆自己身上的标记,结果先被玉皇大帝察觉。

  玉皇大帝用剑鞘探入梦中,将他轻轻压住,问了些话,抬起剑鞘时,梦魔身上的标记已经被碾碎。

  从那时起,梦魔就看出来,这位三界至尊,最要维稳的人物,将来却肯定会闹出一个最大的乱子来,笑逐颜开的为自己求来了一个天庭行走的身份。

  这些事情,归墟龙皇可能不知道,也可能知道,反正龙皇是不在意的。

  “主动配合,就是为了跟在我身边,希望可以看完这场乱子么,我如你所愿!”

  苏寒山手掌一抬,九层光圈收拢拉伸,把玉帝的残影搅碎,混着梦魔的灵光裹在其中,再度化作长枪。

  梦魔的灵光被祭炼,只剩最后一点若存若亡的灵性。

  在这个过程中,苏寒山也掌握到了更多的星辰三界的秘辛。

  “果然不出我所料……”

  苏寒山心中一动,“不周祖师在星辰三界之中,也是干过大事儿的,星辰仙胎秘法,最初竟然是他开创出来,留给群仙完善的?”

  如果是这样的话,后面昊天金阙建立,三百六十五座星宫落成,种种相关的大事件之中,看似没有不周祖师亲自参与的身影。

  苏寒山也感觉,好像仍有他的影子在里面晃悠。

  星辰三界之中,东胜神洲之上。

  昊天镜光横贯东西,照耀灵山,探入灵宝诸天大阵之中,稳定不动。

  刚刚孙悟空与紧那罗突然被排斥出来,众仙都觉得诧异万分。

  忽听天鼓响动,天上群星光华大放,浓郁到反而看不出星斗之间的分别。

  数百万里人间,天光大亮,更辽阔的天界冥土,亦通通被光芒照彻。

  极致的星光,直接构成了辉煌宫阙,连绵成片,压向西方。

  昊天镜也再度放大,飞向天庭,仿佛成为了整座天庭的前锋。

  “轮回之力必须要强盛起来!”

  昊天金阙之中,玉座上的身影淡淡开口,是不容置疑的坚决。

  “周天星宫,众神听令,随朕直击灵宝诸天大阵,务必将此大阵变化,锁死一刻钟。”

  “镇渊,你恐怕已知悉朕心,但你阻拦不了我,哼,大不了打沉西牛贺洲。”

  “待整座灵山失去根基,被锁死的阵法,必将直坠冥界之中!”

  九界之中,苏寒山忽有所感。

  “玉皇大帝,只怕要来直接冲击灵宝诸天大阵了。”

  苏寒山能够感受到那种,即使透过了诸多异世界,也越来越迫近的压力。

  “通天教主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应对,我却不能完全看透,还有不周……”

  决战在即,苏寒山目光似乎穿透大阵,直视天庭的周天星宫,眸中发亮,神情却是愈发冷静。

  同一时刻,渊界人间。

  苏寒山的青铜剑圣分身,找上了七代祖师。

  “祖师,我有了一个推断,请你取出秦帝陵,以无界庆云感应推敲看看,如果秦帝陵粉碎,随机挪移在九天九渊之间的话,其中某些布局,会不会正好契合我这张阵图?”

  青铜分身说道,“还有,我本体去的那个世界很是独特,这是我根据那个世界本身格局,推演出来的《六御玄元都天秘法》。”

  “这秘法虽然每个世界都能用,但还是在那个世界最为契合,可我现在不确定,那个世界的真正格局,是不是我所感应到的那样。”

  “祖师,请你以成道于渊界人间的经验,帮我看看这套秘法,如果是在这九天九渊之间的话,会是什么样的变化?”

第507章 通天乃正道栋梁,救世时为君递剑

  星辰三界,众仙失色。

  所有仙人都能够看到,整个天界,好像在向西倾斜。

  孙悟空更感受到手中的如意金箍棒在一阵阵的颤抖。

  天界有星辰菁华汇聚而成的天河,这金箍棒别号“天河定底神珍铁”,可以与之呼应,借用一段河道的力量。

  天河悠远浩瀚,看似有风浪,但整体来说,是很平静的,所以往日在金箍棒和天河之间,一定是金箍棒更加好动,主动牵引天河之力。

  但是今天,情况反过来了。

  流遍天界的整条天河,现在的躁动程度,甚至要比金箍棒还强烈的多,有一种要反过来把金箍棒给收走的感觉。

  即使有孙悟空亲自压制,金箍棒没有真的脱手飞去,他也感觉到,金箍棒的重量,好像减轻了不少。

  放眼三界,与天河呼应,或者摩拜天河,借用天河之力的兵器、符咒、阵法、修者、山水格局,可以说是数不胜数。

  连金箍棒都受到了这样强烈的影响,那么别的所有与天河呼应的东西,受到的影响只会更彻底。

  除了天河之外,天界的每一座星宫,都有其名目,每一片仙山,都有其传说,演变出无穷的修行流派,符咒宝物。

  此刻,那些东西,显然也受到了天界的统摄。

  星辰三界的积累中,小到呼风唤雨,改造宫室,大到可以崩断山脉,重塑江河的无形法咒之力,数量从千万到万万不等,朝着此刻倾斜的天界汇聚过去。

  之前众仙因为“水下八万里,出水八万里”的灵山真容,而心生感慨,颇觉大开眼界。

  之后又看到了吞摄诸多异世界的“灵宝诸天大阵”,又惊又奇,赞叹莫名,有些仙家表面不说,内心深处,已经忍不住生出了恐惧之意。

  通天教主的这套阵法,在他们看来,是真的足以捅破天了,天庭面对这样的大乱子,不死恐怕也要脱层皮。

  但是现在,看到了这天界西倾,统摄万法的重量。

  他们才恍然惊觉,万年以来,以昊天金阙为中枢的这座天庭,到底已经积累了多么伟大、厚重,完全不可揣度的力量。

  这股力量一旦展露峥嵘,不用多少华丽尊贵,奥妙玄通。

  只要那么朴实的向西倾斜,镇压下去,整个灵宝诸天大阵,只怕当场都要被压得不能动弹!!

  “既然有这样的底蕴,为什么非要拖到现在才用?!”

  只有孙悟空、紧那罗等寥寥一些强者,才能在如今的昊天金阙、周天星斗威严之下,依然保守心神,清醒的作出思考,面露异色。

  “现在这一击的目的,又真的是为了破阵吗?”

  紧那罗菩萨他们想起还在阵中的苏寒山和八仙,都不禁面露忧色。

  环绕着灵山的那座大阵之内,诸多世界缩影,正在幽暗虚无中漂浮。

  昊天金阙的力量,只是在完成一个前期准备,还没有真正坠压下来。

  阵内的所有世界缩影,已经都出现不同幅度的下坠现象。

  唯独其中一个世界缩影,形如一枚横放的凤卵,表面既有莲花纹路,又有七彩光泽,还有一点秉承太初般的白气、彰显末劫般的黑气交尾环绕,岿然不动,并未下坠。

  这个世界,正是苏寒山、杨戬、七仙女等人所在的大型融合世界。

  此刻杨戬分摊了极大的重压,额头微微见汗,说道:“看来我们的世界融入星辰三界已成定局,大家都做好准备,加持世界胎膜,坠落之时,好有个应变……”

  九界并立,互帮互助,有苏寒山主持的话,是完全有机会脱离灵宝诸天大阵了。

  但是那也需要一个过程。

  现在昊天金阙引导的这股力量镇压下来,大阵内的任何一个异世界,显然都没有足够的时间脱离出去,只会被一股脑的镇落。

  甚至经过这一波镇压,多半会跟大阵联系的更加紧密,更难脱离。

  “等等,我们先不要有多大的动静。”

  苏寒山承受的压力更大,神态却很平静,居然还有空伸手虚抓,运功将世界胎膜外围显化的种种异象收敛起来。

  使那个凤卵状的世界缩影,变得昏暗一片,没有多少光泽的模样。

  “通天教主会有什么应变,原本确实很难说,但是我还有一群朋友也在阵中。”

  苏寒山心中遥遥感应,口中说道,“我之前就觉得他们的所作所为有些蹊跷,现在算是看明白了,想必他们也早就提防着玉皇大帝。”

  “有他们的筹谋在,不会让玉皇这样轻易得逞的。”

  “我们且等一等,韬光养晦,和光同尘!”

  灵宝诸天大阵中的某个世界。

  黄沙滚滚,钢铁的城池被掩埋了大半,只剩下小部分高耸入云的建筑,还能够暴露在黄沙之外。

  天地间飘荡的青云也在呼啸,比风沙更狂,更快,更浓郁。

  此界成千上万座被掩埋的城池中,似乎有浅青色的生机,逐渐萌发。

  这个世界有一件名叫封神榜的天地至宝,是天地之间自然生成的奇物,名留其上,神魂可以不灭。

  曾经有一群修行路上的先行者,察觉出封神榜的奥妙,但不知道有没有旁的隐患,因此,先让门下徒众,甚至是别家徒众,一起设法留名其上,以观后效。

  但纵然是修行上的先驱,也摆脱不了亲疏远近,恩仇爱恨,封神之事牵连出诸多变数,乃至于延绵到了封神之后,矛盾始终积压。

  三千年前,封神榜动荡,人神大劫,三界萎缩,天地二界与人间合为一体。

  人死之后,魂灵无处可去,往往在人间要游荡百日,渐失神志,修行元神者,上不了天界神庭,请不来清气护体,反而易受万鬼觊觎。

  于是修行者多以五金为躯,以雷霆为箓,与自我肉身合一,用于护持神魂,也可用来拘役鬼怪,然而犹如抱薪救火,世态愈发恶劣。

  三千年演变下来,人神鬼兽虫,尽皆数量锐减,这世间已经呈现出一股末日之态。

  整个世界,到处都是黄沙大漠,五金铸造的城池之中,生锈的天将,如同一座座小山,斜倚在沙丘之上。

  头角狰狞的白银鬼王,被长枪穿身而过,定在高塔之外。

  残余的人神妖鬼,最为挂心的就是传说中的封神榜,他们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其上,希望可以重演封神之事,成为新神。

 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,封神榜早已经被金须鳌鱼五云老祖夺走,一口吞下。

  现在五云老祖现出真身,在灵宝诸天大阵之中游荡。

  这整个世界,就因为与封神榜的感应,自然而然跟随在他身后,成为大阵运转中,最听话的那一部分。

  如果说七仙女、宝莲灯、灵蕴世界,虽然都作为灵宝诸天大阵的重要节点,但还没有彻底被灵宝诸天大阵所控制。

  那么,欲求一场新封神的这个世界,就已经彻底的成为了大阵的一块基石,彻底没有全身而退的指望了。

  可是,八仙合一化身而成的道德仙人,偏偏就选中了这个世界。

  从最早窥探灵宝诸天大阵的时候,八仙的意志灵光,就将一端垂落到这个世界之中。

  后来真身闯阵,八仙更是义无反顾的踏足此界,在大漠黄沙之上,散发出无穷无尽的太清道德之气。

  曾经依附在五金之躯上的修者元神,鬼怪魂灵,似乎都在这太清之气中,被重现了一缕智慧生机。

  可是他们整个世界,都已经成为了灵宝诸天大阵的基石。

  界内的一切生灵,不管是死还是活,都与通天教主有着本质层面的某种联系,乃至可以说,已经成为了“通天教主”这个集群的一部分。

  八仙以太清道德之气,为他们重现智慧生机,无异于是将自己的修为,通过众生无数细小途径,间接灌输给通天教主。

  在昊天金阙发威之际。

  八仙所化的道德仙人,彻底散变成了一团青蒙蒙的仙气,瞬间充塞了整个世界,让这个世界都远远盛放不下,狂放的满溢而出。

  拖着世界前行的金须鳌鱼,只觉得后方那个书简状的世界缩影中,突然爆发出广袤到无法形容的纯清仙气,扑入了自己体内。

  “昂!!”

  金须鳌鱼不由自主的长吟一声,在黑暗虚无中一跃而起,整个身影化作一道青金色的纹理,向灵山顶端飞去。

  书简状的世界缩影停在原地,好像与它断开了感应。

  “当年星辰仙胎大乱,三界动荡不安,老朽有心要开天辟地,抚育群生之时,不周为我讲了一个盘古氏开天,奉献自我,化身日月山河的传说。”

  “老朽推辞说,我手上没有那么大的斧头,看来不能走盘古那样的路数,不周这厮便把他的铁琴化作一把寒光闪闪的大斧头,递到老朽面前来,还好老朽机智,终究没拿他的斧头。”

  那条青金色的纹理中,似乎有一个极淡极淡的心念,自言自语。

  又像是一个无名的老者摸着胡须在念叨,外人无从得知。

  “想不到,老朽今日也要做个坏心肠,在这昊天倾斜之时,给通天道友你递一把剑。”

  “哎,谁让你想当灵宝大天尊呢,仗剑对昊天,如此大任,舍汝其谁呀?”

  “道友,请接剑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