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温茶米酒
实在是这种一锤既出,要使三界化为全阳的意态,世间任何秉有向上之意、领阳气而生的生灵,都无法抗拒。
通天教虽然是号称八万四千群星恶煞,无恶不作的教派。
五云老祖的这种锤法,却是秉承了万年以来,三界不断成长壮大的大气势。
苏寒山事先在紧那罗菩萨那里听说过五云老祖的这种锤法,但是等到今天亲眼目睹,还是觉得这种锤法确实在气势上独一无二。
只要身在三界天地,很难还有什么东西,能比这种气势更让人觉得纯粹,浩大。
“你这锤子唬人倒是够了,我都得被震一震,但是想用这个就来击退我?”
苏寒山抓着蓝采和飞驰的动向,一点没停,左手衣袖向前一甩。
数不尽的虫鸟文字向前飞去,血红色的波动在文字之间相连,非生非死,使这些文字越飞越纯粹,越飞越具锋芒。
后续的文字毫不留情的撞在前面的文字上,鸟篆虫文,古朴奥秘的意境,顷刻间被叠成了平平无奇的枪头、枪缨、枪杆。
血红色的枪头枪缨,流动着五色细纹的皓白枪杆,破空出世,气象万千。
苏寒山人向前飞,追上此枪,单手控枪一抖。
三界天地全阳无边的大势,莫名被抖出一个细小的涡流。
全阳而无阴,气放而不回,固然是至阳向上之态,茁壮生长,却也是易朽早衰之相。
苏寒山这一枪,不是破法,不是硬轰,反而是在补全。
他帮对方补全这一招,无限快的接近十全十美的境界。
这一枪非生非死,也很难说清用上的是哪一种道力,只秉承一股太上慈念,使得前方的阳气能够在不断的外放消耗中,都得到一个抱元守一的机会。
所有种类的阳气,三界天地的大事,全都抱元守一,如同从火里炼出了不朽的金性,至真的神髓,然后引发更大的抱元之象。
一个金,一个真,合而为镇。
这一枪,名曰“镇元”!
五云老祖的这一锤子砸出来,没有感到过去那种酣畅淋漓,一往无前的大气魄,反而被一杆长枪突然击中了锤头。
自从他练成了这种锤法以来,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。
就算是孙悟空手里的天河镇底神珍铁,配合紧那罗王棍,亦无法在单独的一棍上,跟他的锤子对抗,必须要有千次万次的棍法才能对抗他的一锤。
但是千次万次的变化,本身已经代表了一种退却。
现在两股力道对撞,五云老祖猛然察觉到难以撼动的事物,左掌间不容发之际,轰然砸在锤背上,但还是被那一枪顶着,连人带锤向后撞去。
长枪毫无停留,苏寒山持枪直飞。
九天之下,幽冥之上,遍布云层海洋空中,到处都是抱元自守的阳气,以至于形成了一团团金丹。
大的金丹足有数十里,小的也有十几里,数量一时无法估清,都在空中自在旋转,仙气盎然。
镇元一枪的无上意境,竟有一种,要助这凡尘天地成仙的感觉。
“想拦我,你的锤法还不够啊!”
轰轰轰轰轰!!!
阴月公主的傀儡城,原本也算是一道防线,见到苏寒山一枪撞飞五云老祖就知道不对,但是已经来不及了。
那杆枪顶着五云老祖撞过这道防线的时候,正面接触到的那座城池直接被贯穿出一个孔,什么阻碍都没有达成。
就算不是正面接触到的傀儡城,也全部被震的松松散散。
从虚无中垂下的丝线纷纷崩断,傀儡城的部件连续散架,一股波动从最初的那个孔洞上传开的时候,数十座精心打造的傀儡城,相继爆破。
黄裳长裙,怀抱七弦琴的阴月公主,从其中一座城侧身飞出,踉跄闪躲,吐出了一大口金中带紫的精血,遭了重创。
四海龙王赶过来的时候,看到的就是阴月公主在海浪上跌坐的一幕。
苏寒山已经深入东胜神州,凌空扭转,长枪牵引着锤头一甩而去。
五云老祖被甩飞出来撞向东海龙王,东海龙王一拳砸在五云老祖背上。
他估不住五云老祖身上到底有多少力道,这一拳实则并未太多留情。
五云老祖硬扛之后,也是闷哼一声,身影却在半空顿住,徐徐飘落。
虽然五云老祖因此受了伤,但很明显,这厮刚才身上携带的冲撞力,确实需要东海龙王不留手的一拳才能扛住。
笃!!
皓白的枪尾,插在山顶一块巨石之上,红缨震扬。
蓝采和下意识打了一下手上的竹板。
“乘风好去,长空万里,直下看山河。”
“斫去桂婆娑,人道是,清光更多!”
苏寒山翻手按在蓝采和背部,无量生机催动,使他伤势急速复原。
独属于蓝采和的仙家功法气息,更是在苏寒山的推动下,弗边无疆的扩散出去。
东胜神洲中的七道仙光,凌空产生强烈的感应,骤然穿梭而至。
“歌不错,正好热个身。”
苏寒山看向云中,哈哈大笑。
“接下来就要动真格的了。”
海水不知何时,突然上涨了十几丈,看不出来是多大范围的海面都在上涨。
人天交界之处,天界的隔层则陡然下沉,天界和海面有了一点拉近的趋势。
有个浑厚巍峨庞然,气机胜天胜地的事物,出现在这里,因此引起天地都向其靠拢。
“天都的小子!!”
长空亿万闪电,只见一条龙影惊现,蜿蜒不知多长,龙爪鳞片振响,当场对着东胜神洲,就按了下来。
第487章 太清一气玉枢法,一举斥龙远无疆
“龙皇未免欺人太甚!”
面对天地之间,龙皇横行而至,显现出来的力量,率先反击的却是刚刚抵达的八仙。
吕洞宾英眉朗目,背负长剑,极长的杏黄色剑穗,迎风飘扬向后,手掐剑诀。
铁拐李铁杖驻地,杖头上的紫金葫芦放光。汉钟离手中芭蕉扇轻挥。
张果老倒骑驴,挽竹筒渔鼓。何仙姑捏一枝荷花,任凭天然。
韩湘子指按洞箫,曹国舅虔诚手捧玉板。
刚才那句话,好像是吕洞宾发出的慷慨之声,但又是八仙同时发出的声音。
就连刚刚才脱困的蓝采和,气息也完全混合在八仙之中,没有半点滞涩生疏的感觉。
实际上,八仙已经转世多次,每一世都有一个时间期限,在封印境界记忆的情况下,重新追求不朽神通。
如果时间到了的时候,八仙之中有任何一个人,未能达成重修不朽的目标,就会集体转世,再度重修。
过去很多世里面,有好几次,都有七仙修成不朽,仅仅差了那么一位,有时候是韩湘子无法归位,有时候是曹国舅,又有时候是蓝采和。
最初的时候,他们彼此之间若有哪一个落后,可能还有一些愧疚之意,后来已经浑然一体,休戚与共,即使毕生不相见,心意上再也没有半点瑕疵。
这一世,八仙终于有了全部归位的希望。
蓝采和在东海见人牧鲸,与海浪潮汐一同踏歌,终于再度修成不朽,过去每一世的修为境界纷至沓来,眼看就要八仙会合,却突然被东海龙王所擒。
这件事本就是龙族无礼,而龙族无礼,就是因为有归墟龙皇为他们撑腰。
在八仙身上,他们万年以来轮回百世,终于换来这一世的成就,到了最后一步还被卡住,心中不平之气,可想而知。
直可冲破九天凌霄!
更关键的是,当他们八仙汇聚之时,他们真正有这样的实力。
八条身影不知怎么,就已经合而为一。
这个人身上的光芒并不怎么耀眼,是一种淡青色朦胧柔和的光芒,乍一看去,好像很薄很薄。
但就是无论怎么,都看不清此人的真面目,仿佛其已是无限元气的中枢化身,是为无垠智慧提供的一具人形的规范。
淡青色仙人并指一挥,向空中刺去。
龙皇大半身影还在海面上,探爪而来的这一击,实则是从海上轰向陆地,是有一个倾斜角度的。
只不过因为龙皇的气势太过可怕,给人感觉是直接压迫了整个东胜神洲,无边大力从正上方盖压下来,要把东胜神洲轰得剧烈凹陷变形似的。
现在,青色仙人的一击,让人突然醒悟了这个事实。
刺穿了一切因为压迫感产生的扭曲错觉,刺穿了天地万物万象森罗元气之海中,因为龙皇的存在,而产生的不均衡。
让所有人清清楚楚的看到了那倾斜轰下的一爪,也看到了那倾斜而上的一抹青光。
咚!!!
东胜神洲自东方沿海开始,万里山河,草木溪流,无论是神仙洞府,妖仙地窟,哪怕是空中的一只飞蚁,一串露珠,全部都散发出了一种青蒙蒙的光芒。
万物相安无事,浑不受力,太平无涯。
两股无量伟力的对撞,竟然没有对大地海洋造成任何伤害。
“先后天玄门玉枢太清一气!”
龙皇的爪子依然带着无比慑人的力量,在空中微微停顿,发出震撼东海的声响。
“太上老君,你给这八仙培养的合击秘法,原来是这么回事,让他们直接行使你的力量。”
“哈哈哈哈,既然不甘寂寞,何必又诸多顾忌,不如自己出手决战通天,再来与本皇会面!!”
天庭除了玉帝,向来有三清之名,但是又都神秘无比。
有人说太上老君,就居太清之位,但是除了古老之时开天辟地的传说,后来又从不见他出手,甚至从来不见有任何论道讲法的举动,就是个悠闲的老神仙,炼丹炼器,养养童子而已。
那玉清元始天尊,每隔一千二百九十六年,在弥罗宫中讲道,群仙佛圣要有缘能得玉简的,才能奉玉简到弥罗宫去。
那上清灵宝天尊更是神秘,只听得有这个尊号,从未有人见过真面目。
三界之内,只有有数的几个才知道当年真相。
昔日太上老君开天辟地之时,深得道妙,陡然一气化三清,自身即为太清道德之气。
又在这方天地最初生成的时间点中,秉开天之气,化成元始天尊。
这天尊一己之力衔接先天后天,不可对后天之事插手,只在那开天的节点讲道,不断培育三界根源,使三界底蕴从最初节点就越发壮大。
在三界未来终结的时光之中,又有终末之气,化成灵宝天尊。
但是三界的寿命到底什么时候终结,根本没有一个定数,倘若有大德圣贤,修身养性,自然也顺带着为三界延寿,若是大妖巨擘作乱则为三界减寿。
甚至灵宝天尊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力,向更久远的未来行走,使三界的寿命更长。
所以灵宝天尊虽然是太上老君化身,却也可以说,是一个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状态。
通天教主原本是太古大妖,就是因为道力高深,见证一气化三清的部分奥妙,当场赞叹不已:“真是造化!”
他觉得这一气化三清,并不全靠太上老君本身的修为,也是因为赶上了宇宙演变、群星作乱,凑成了一个特殊的际遇,实在是造化之功,因此想要设法夺取太上老君的化身神力。
那“通天教主”四个字,本来是灵宝天尊的别号,是源于太上老君和不周山神的一场论道。
不周山神曾笑称,倘若三界天地当真终结,或许就要靠灵宝天尊重开天地,延续三界文明,通达前古,教化众生,可谓通天教主。
太古巨妖因此为自己改名通天教主,声称自己是太上老君的师弟,开创讲解“八万四千群星恶煞”的道法,就是在不断用自身存在,替换灵宝天尊。
他盯上虚无黑莲,也是觉得这虚无黑莲在自身修行之途上,实在是大有裨益。
这是通天教的立意由来,旁的暂且按下不表。
单说那太上老君本身,自从一气化三清,元始灵宝都不能在现世降临,自身的太清道德之气,也有一个毛病。
大道有德,德在贵生。
宇宙中原本纵有生灵,亦未必有智慧,纵有智慧,亦未必能长久通感有情。
太清道德之气寄托宇宙,使此方宇宙只要存在,必有智慧生灵,智慧生灵亦必然有情。
因为这有智有情,所以群仙诸佛神圣,纵然修为已经通天彻地,依然有一分感念,会把凡间生灵,视为自己的同类。
若不是有太清道德之气的存在,三界修行强者中,不知会有多少个,早就不把凡俗生灵当成同类,只会视为不相干的尘埃而已。
上一篇:我的御兽不可能是魔神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