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温茶米酒
最初的佛门高手,若有七分根基,敢许三分誓愿。
后来的佛门高手,若有七分根基,就敢许十七分的誓愿。
不只是什么举国众生无病无灾的愿望了,敢夸口说什么,全部寿达万年,体貌伟美,喜乐无边,居住仙境,享用不尽。
甚至,有许多佛门高手,也不用心参悟别的神通妙法了,一心就钻研,怎么能许下更深大愿。
在许了大愿之后,应有的代价还没有偿还,又仗着法力,去许下新的大愿,获得更深法力,滔滔滚滚的叠加上去。
他们根本实现不了自己许下的所有大愿,这些代价,就越积越深,成为一种业力。
业力,有很多种类,有善业,有恶业,也有非善非恶的,有个业,也有共业。
原初魔王那个世界里,宙光业力,主要就是通过对时光长河的干涉,增加新的历史河道,增厚时光底蕴,因此有宙光之名。
佛门众高手,预支庞然法力,发下滔天大愿,而久久不能实现,形成一种“虚无业力”!
刚开始的时候,佛门中有那些道行深厚的老前辈,发现有别的佛门弟子,来不及偿还代价,将被业力反噬。
他们仗着自己修为深厚,有足够的底蕴,就会帮助那些弟子先支付代价,予以训诫。
有的弟子因此悔悟,但自然还有那种执迷未改的。
这些老前辈,帮别人垫付的多了,最后自己也要发下誓愿,才能及时帮别人垫上。
他们以为自己底蕴深,发下的誓愿没有乱夸海口,自己一定能完成,又觉得自己会发这些誓愿,也纯粹是出于善行,问心无愧。
殊不知这么一来,已经是滑向无底深渊。
虚无业力这种东西,可不管你初衷到底是善是恶,是好是坏。
那么多佛门弟子,当然也有人发愿的时候,是为了借力行善,可是,只要你实际上没有来得及偿还代价。
业力必然如期而至。
整个佛门的虚无业力,不但没有被遏制,反而越积越厚。
济公感慨道:“我佛如来,如如不动,常坐灵山,日日讲法,以图化解,终究不成啊。”
三界中的那些强者大能,并不常常开坛讲法,大多时候只是放任门人自己修持,偶尔才会去点化一下。
只有如来佛祖,几乎天天在灵山讲法,先讲个几百年的,再讲个几百年的。
除非有重要大事需要外出,否则就没停的时候。
但凡有人要去找如来,基本都能遇到他在讲法。
这也是他在尽力为佛门弟子偿还愿力,抵消业力。
可是消不完,根本消不完。
如来佛祖自从编了三藏真经,兴了大乘佛教,从根子上就该要发愿广大,普度众生,所以他再怎么讲法,也不能去跟佛门弟子说,个个都不许发大愿。
纵然还有观音菩萨等一群干实事的撑着,也只是能把虚无业力发作的时间,推迟一些。
不久之前,这股虚无业力终于发作了。
因佛门崇莲,诸佛菩萨都以“莲台”作为大法力、大功德的象征,可虚无业力积攒到极点,竟至于也生出一朵虚无黑莲。
这朵黑莲一旦现世,诸佛法力全消,神通无法示现,佛门将有大劫临头。
“施主你也是在陵中良久,消息不灵通,其实这些事,本来虽然是佛门隐秘,但自从虚无业力发作之后,稍有些修为的,都已经知道了消息。”
济公说道,“佛门在人间,该有三百三十三年光阴,诸佛寂灭,毫无神通。”
“三百三十三年后,才有转机。”
穿山甲也是头次听到这样的事情,不由问道:“可是活佛,你仍然有法力啊。”
“和尚又不是佛。”
济公笑呵呵说道,“和尚我只是个自了汉,随缘渡苦,量力而为,不曾发大愿的。”
苏寒山微微点头,心中了然。
济公走的是阿罗汉的路子,法力神通纯凭自己苦修,踏踏实实而来,因此没有受那么大的影响。
至于布袋小和尚,应当是弥勒菩萨转世。
佛门三世佛陀,过去佛燃灯佛祖,发下的大愿最久,拖得最久,虚无业力一发作,寂灭得最快。
现在佛如来佛祖,估计还能硬扛一会儿,做出一些安排,再去寂灭。
至于未来佛弥勒,他是未来才会成佛。
关于他的那些大愿,是如来佛祖窥探无穷未来,告诉弥勒,如果弥勒将来要发大愿的话,该怎么发,要发哪些,才最稳妥。
实际上,弥勒现在还没有发过那些大愿,受到虚无业力的影响,自然也很小。
苏寒山说道:“照这么看,佛门能剩下的高手,着实是寥寥无几了,所以佛门昔日的仇家,都纷纷回来报复了吧?”
“佛门昔日的仇家,基本都被设法牵扯到了虚无业力之中,受到的影响也不小,但还不是什么大患。”
济公摇头道,“真正追杀我们的大麻烦,并不是什么佛经中的敌人,而是一尊太古巨妖,自号通天教主。”
“施主你擒下的那两位,就是通天教的门徒。”
这一回,济公并没有主动打开什么隐秘。
但苏寒山心念无量,窥探到了一些事情。
原来早在久远之前,如来佛祖就已经察觉到,虚无业力会成为心腹大患。
佛门因此做了许多安排,有了一个巧妙的设计。
他们准备让当时佛门第一大护法,紧那罗菩萨,下凡历劫,使些手段,让紧那罗菩萨叛佛而出,与虚无业力结合,成为虚无黑莲的化身。
这样一位佛根深重的大菩萨,成为黑莲化身之后,反而让黑莲有了破绽。
倘若一切顺利的话,等黑莲杀上灵山,天上三十三天,人间三十三年后,灵山诸佛就可以卷土重来,暂时化解黑莲之灾。
比起现在三百三十三年的劫难,要轻松的多。
可惜,紧那罗菩萨那场劫难,在最关键处,与男女情缘有关,当时路过的东华上仙有所感应,插手相助。
紧那罗菩萨因此看出端倪,破局而出,带着劫难中的众人,愤而搬到东胜神洲隐居。
佛门众人找不到第二个合适人选,如观音菩萨,佛性倒是足够,无奈智慧通明,心性柔和,纵然给她设局,只怕也无法达到与黑莲相合的程度。
这个计划后来只能不了了之。
但是,紧那罗菩萨反常的行为,却使通天教主有所关注,起了疑心。
所以,早在那个时候,通天教主就设法窥探到了佛门将会发生的这场灾难。
虚无黑莲在灵山盛开之时,通天教主早已谋划停当,刚好杀到。
本来还能撑住,或者至少能够卷土重来的诸佛菩萨,几乎被他一网打尽。
“通天教主真正的目标,是想要掌控虚无黑莲吧。”
苏寒山看向布袋小和尚,说道,“小和尚是未来灵山复兴的希望。”
“通天教主如果把他擒拿回去,掌握黑莲的把握,就大了不少。”
小和尚露出了惊讶的神色,不知道是惊讶于自己身上的重担,还是惊讶于苏寒山能看到这一层。
“啊呀,施主连这个都看出来了?”
济公晃了晃扇子,“年轻时就能五杀犬戎君王的穆天子,服药苦修万年后,真是超乎意料。”
“施主既然看出来我们老小两个都这么惨了,还要打贫僧吗?”
老和尚话锋一转,拇指和食指之间,掐出了一个小小的距离。
“要不,能不能发发善心,帮一个小忙呢?”
第478章 小鱼金刚砂,瘟君送酒爵
苏寒山道:“直言无妨,至于我答不答应,那倒另说。”
小和尚就打开了布袋,老和尚拿扇子一扇,布袋里面飞出了一个水球。
看着拳头大小的水球,里面似乎还有些白点,定睛细看,那里面是数十万条小鱼。
苏寒山一见了这些小鱼,也就知道了。
这些小鱼,原本都是世俗中颇有修为的佛门中人。
他们颇为擅长超度恶鬼,化解妖魅精怪寻衅之事,往往交友广阔,颇受人们推崇,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也是结仇良多。
凡有一颗光头放在人群之中,锃光瓦亮,多半是群妖优先攻击的对象。
只不过昔日,这种光头往往很硬,唱经念咒,就能借来那些发了大愿的诸佛菩萨法力加持,再不济,也能借一借护法伽蓝、五方谒谛的神威。
大多仇家一口咬上去,光头没事儿,倒要崩了自己几颗牙。
可是当虚无黑莲在灵山盛开,这些和尚尼姑们,就倒了八辈子大霉了。
他们不但没法再去借来诸佛菩萨的法力加持,还要被虚无黑莲波及,导致自己苦修的念力根基,都削弱了不少。
虚无黑莲盛开到现在,还没有多长时间,天底下死于寻仇的佛门弟子,已经不知凡几。
原本佛门自有累世积修的妙法,死一两回也不要紧,身亡之时,魂灵跑得比谁都快,速去投胎。
只要生前没有什么过分的罪业,稍能行善积德,上有诸佛照应,来世还能接着当佛家弟子。
怎奈这回受了虚无黑莲牵扯,大伙儿跑得不够快,那一点魂灵也遭了重创,要不是接引的鬼差尽忠职守,只怕这些魂灵,半路就要散了。
但额外的照顾也是没有了,就这么一点残灵,轮回过来之后也只能投入畜生道,先做些小鱼小虾。
鱼虾自然是要受苦,这是坏处,好处也有,鱼虾造不了什么恶孽,等轮回个十几次,魂魄养过来一点,指不定又能轮回去当人了。
弥勒菩萨是佛门在这场大劫之中的救主。
在当年佛门算计紧那罗菩萨失败之后,弥勒就成了他们最寄予厚望的一条出路,既然深受佛门尊崇,也须担起这份救护之责。
他转世行走人间,不管到了哪里,附近那些转世过来的佛家弟子,还是会被吸引过来,他就设法引渡到自己的口袋里面,等着为大伙谋一个出路。
“三界广大,单是人间,也有东南西北四大部洲,中心海域,八方大洋,很多地方并无人烟,且灵气盎然,野兽食果即饱,并不相争。”
济公摇着扇子说道,“穆天子最爱游玩,既然醒来,想必也要远游行走,万望带上这数十尾小鱼,寻一个山明水秀,没有猎者的地方,把他们放生了,也就罢了。”
布袋小和尚有点惊讶:“不是说我应该救护他们吗?给了这个大叔,就随手放生,那还是懵懵懂懂,没有灵智呀。”
济公敲了一下他的小光头,说道:“量力而为,量力而为。”
“随缘渡苦,量力而为,不只是帮了自己,也是帮了旁人,你若强求要度他们,把他们带在身边,就如今被追杀这个态势,让他们落到追杀者手上,只怕要被抽魂炼宝连重新轮回的机会也没有嘞。”
布袋小和尚委屈道:“那为什么还跟我说应该救他们,应该帮他们重新当人?”
济公笑道:“因为你确实该那么做,就算你现在做不到,你也该明白,什么样的事才是应该做的。”
说话间,济公从袖子里摸来摸去。
那袖子蓝缕不堪,藏不住一个馒头,兜不住二两清风。
他却从里面摸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紫葫芦,起身要递给苏寒山,“这是一点报酬。”
苏寒山连忙道:“且慢,这里面不是伸腿瞪眼丸吧?”
济公哈哈笑道:“穆天子哪里听来这些闲言碎语。”
那“伸腿瞪眼丸”,实是济公随手调配的一类灵药,只不过他浪荡人间,假痴半颠,有时赠药也伴着惩戒点化之意。
那药给人吃下,往往两腿一蹬,眼睛一瞪,好似死了一般,过一夜才能缓过来,而且他取这药的时候,看着就像是从身上搓下的泥丸。
属实有点埋汰了。
“我和尚这葫芦里不是什么丹药,而是当年如来佛祖,赠给十八罗汉的十八粒金刚砂。”
济公说道,“这金刚砂颇有些困人砸人的妙处,但都不堪大用,真正厉害的地方,却是辟水辟火,天地间七大真水,七大真火,仗着这金刚砂,都可以来去自如。”
“本来每一粒金刚砂,都受到一个罗汉的智慧吸引,即使罗汉出行时,不曾带着,自己的那一粒也会跟着走。”
“只是自从我和尚转世以来,可能这十八粒金刚砂也思凡,都跑到了我这里,我那些师兄弟见了,就都有言在先,日后干脆由我定夺这些宝贝了。”
苏寒山接过葫芦,果然感到里面十八个亮闪闪的细小晶石,自发跳动,雀跃不休。
这十八个金刚砂,似乎能隐隐感受到苏寒山的道心智慧。
苏寒山拿到这十八个金刚砂的时候,就感觉身上有一份因果,隐约被触动,默一推算,顿时知道了原委。
原来八仙中的吕洞宾,前世中,有一世乃是东华上仙,也是一位前古仙人,曾经拜访西王母,颇受西王母喜爱。
上一篇:我的御兽不可能是魔神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