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欲九天揽月 第491章

作者:温茶米酒

  “好在点拨你刀法的那个人,刀术以人为本,得道而忘道,帮你遏制了这种趋势,但也延迟不了多久,十年之内你恐怕就要化道了。”

  寇仲脸色一整,想起宋缺对他有过类似的话。

  但宋缺对先天乾元法并不了解,所点出的缺陷,只是从刀法中看出来的,认为他的刀中意念不足,欠缺了以人之神意,贯通天地的气概。

  “我……”

  寇仲忽然想到什么,看向徐子陵,“那陵少他?”

  “他原本性情就比你更为软弱,那位真言大师心中既无门户之见,又无名利浮华,临终前传他手印,本来是一片好心。”

  苏寒山说道,“可惜不慕名利的印法,被他理解成弃世之念,加上坤元法的影响,他会比你更早化道。”

  徐子陵脸色微变,他不敢信任魔尊,但这番话确实说中他心情。

  近几年来,他常有归隐的念头,奈何寇仲还在世俗中拼搏,加上没有找到开心大哥,又有他心中隐隐倾慕的慈航静斋传人师妃暄,请托他办事。

  若非如此,他早就找个地方,不问世事去了。

  “乾坤二法,周天真磁,浑然而近道……”

  苏寒山不再理会他们,目光窈窈冥冥,看着掌上的星辰缩影越来越精致,越来越完善,忽然一笑,张口长长的吸气,吸收掉了那一团缩影。

  这就是被宙光业力加持的练功状态吗?真是,太爽了。

  苏寒山心念闪转,从还在秦帝陵的时候就在酝酿的第三不朽神通,经历了法海那个时空的深参打磨,积蓄到了临界点,却还是踏不出去。

  如今终于是成就了,更是水到渠成,清静而正。

  寇徐二人对视一眼,感觉到这位魔尊身上,又产生了什么变化,似乎还跟《先天乾坤功》有关。

  虽然他们脸上是一个带笑,一个淡然,但心中都忧虑万分。

  就连戒日太子,心中也暗叫不妙。

  自从女娲娘娘创立降魔武道,人间武学流派,或多或少都融入了降魔武道的奥妙。

  佛门的祖兵、舍利,与魔道也是势不两立。

  怎么想到这位魔尊,竟然随随便便就能收容佛兵舍利,还能从先天乾坤功上得益。

  不行,一定要想办法通知……

  “你们应该有办法跟中原那些人联络吧,我给你们这个时间。”

  苏寒山说道,“联络一下,把我的消息放出去。”

  “告诉他们,你们约了在哪里交托光明王剑,我会同行过去,顺便让他们准备好情报,我到时候要问问,另一位魔尊在哪里。”

第447章 庙算帷幄,高昌古国意料外

  洛阳城郊有一座金碧辉煌的禅院,名为净念禅院,是当今佛门白道中数一数二的大宗门。

  这个时代,少林寺从菩提达摩开创以来,才传到第四代道信大师手上,门徒并不算多,势力没有壮大。

  净念禅院和慈航静斋,才被视为佛门白道中的魁首。

  最近,慈航静斋历代以来最出色的传人师妃暄,被视为直追开派祖师的继承者,就借居在净念禅院之中。

  她乌发如云,黛眉秀面,不施粉黛而气质脱俗,跪坐在蒲团之上,双手合十,似乎神游身外,在一种甚深定境之中,体会红尘山林,色空虚实。

  实际上,天下一些饱学之士都知道,中原最早的尼姑是东晋时代才出现的,其名为净检,立戒坛,受具足戒,表示诚心,端正礼仪,为比丘尼。

  慈航静斋的开派祖师,却是处于东汉时期,本来是武林中人,投身佛门只不过是因为武林中人腿长,往来天下比较方便,接触到佛门理念后,借之参修武功。

  她虽然号称“地尼”,实则却是个非法尼姑。

  慈航静斋后来发展出了名望之后,也知道这不利于她们在佛门中立足,又不好直接揭祖师的短。

  因此干脆规定,历代传人在江湖上行走的时候,全都是带发修行的状态,将错就错,把这种非法尼姑的行径,解释成既是武林人又是佛门人的特殊风俗礼仪。

  江湖中人跟她们讲江湖规矩,她们就说自己是佛门人,佛门人有时候看不惯她们的行径,她们就说自己是江湖人。

  很是注重实用的一个门派,也难怪能够很快的发展成白道一大顶尖帮派的层次。

  忽然,师妃暄左腕上缠的一小串佛珠发出淡淡光芒,使她睁开眼睛,光芒映入了眼帘,自然而然传递消息。

  “魔尊?”

  师妃暄神色微变,呢喃出声。

  这一句低语,立刻引起净念禅院掌门人了空和尚的注意。

  门外光影一晃,一个瘦长脸、貌若中年的和尚,就出现在大殿门口,穿了一身黄色内袍,外面套着棕色僧服,平整干净。

  “妃暄因何提起魔尊?”

  了空问这话的时候,目光往周围一扫,似乎在疑心,有没有魔尊的气息在周围出现。

  昨天四大圣僧在东辽国围攻魔尊,竟然还被魔尊脱困而走,消息传开,已经震惊了不知多少有心人。

  佛祖预言、祖师传说,虽然都提及魔尊的可畏,但毕竟只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。

  有了当世四大圣僧持四大佛兵合击都没能成事,才让那些预言传说,有了真正的实感。

  “不是东辽那位,应该是另一位魔尊。”

  师妃暄转过身来,念珠光芒在了空眼中一闪而逝。

  “阿弥陀佛,想不到另一位魔尊出现在碎叶国,一出手就夺走了佛祖的第九神兵。”

  了空不禁神色沉重,“这位寒山魔尊让徐施主他们传来消息,分明是有约战之意,凭你我实力,只怕没有什么胜算,还是要告知四大圣僧。”

  师妃暄忧心道:“四大圣僧在搜寻东辽魔尊,如果把他们请过来,东辽魔尊或许也就没了牵制,万一先一步,去跟这位寒山魔尊汇合,不知道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。”

  了空走进大殿之中,望着殿中佛像,思索片刻,道:“请摩诃叶出手吧。”

  师妃暄一惊:“他?!”

  江湖中对当今天下的高手有个顺口溜,叫做“皇帝杨公,极乐三宗,神足四圣,天刀邪盟”。

  也不知道最初是谁编的,流传出来之后大家觉得顺口,也就这么传开了。

  但这个顺口溜其实非常马虎,比如说,“杨公”这个人,有人觉得指的是太师杨素,有人觉得指的是靠山王杨林,并没有一个定论。

  这两位都是皇亲国戚,但一个死了,还有一个也不怎么上朝,算是半归隐了。

  而且这个顺口溜里面,排名的先后,并不能代表武力的高低。

  很多人就觉得,“极乐”二字所指的,极乐正宗宗主摩诃叶,很可能才是当今天下第一高手。

  极乐正宗的前身是婆罗教,虽然教派理论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,但在中原佛门眼里,依然是异派异端。

  甚至因为进化成了异端,所以比原本的异教更加可恶。

  但是四大圣僧加上佛门白道魁首的净念禅院、慈航静斋,六方势力这么多年,都没能把极乐正宗铲除掉。

  不是因为极乐正宗势力有多广,人材有多密,仅仅就是因为他们的宗主是摩诃叶。

  大隋从杨坚开国的时代,就奉这位极乐宗主为上卿,至今未改。

  佛门没有办法,明面上跟极乐正宗的矛盾只好搁置,但这些年来,两边的关系也绝对称不上好。

  “摩诃叶一直对太原李家有个谋算,之前是因为我们佛门在这方面态度坚决,不让他插手,为此还曾经请动过三大宗师里面的散人宁道奇,他才没有动手。”

  了空和尚说道,“他一直有心把极乐正宗,化为能够流传百代的显流正教,对名声也颇为看重。”

  “我们先在李家那件事上做出让步,然后姿态谦虚,请他来相助这一场,他肯定会来。”

  师妃暄有些犹豫:“当年宁道奇翻看你我两家祖师秘典,为了还人情,告诉我们,李渊有开国真龙的命数。”

  “但这些年我们暗中查看,李渊纵然有真龙的命数,也只是一条老龙,真正代表新朝气数,能够对抗杨广等人,根除大隋余患的,应该是他的儿子那一代。”

  “摩诃叶肯定也是要对李家的儿子们动手,我们就这样让步,纵然一时扛住魔尊,将来面对杨广他们那些大魔头,又要怎么办?”

  了空微微一笑:“李家现在的三个儿子,老大李建成尚算英武,老二李世民宅居家中,懦弱无能,老三心性未定,行事处处破绽。”

  “你看他们哪一个像是能够对抗大魔头的样子,倒是那个女儿李秀宁有些谋算,若她跟李建成合成一人的话,或许将来能有两分胜算。”

  师妃暄蹙眉:“这也是我不解之处,或许李建成依然在藏拙?”

  “呵!”

  了空轻笑一声,“妃暄未曾想过吗?李家的儿子可能是杨广他们的克星,但这李家之子,未必是养在他们家里的儿子。”

  师妃暄想了想,恍然道:“难道摩诃叶不是想要掳走李家子女,设法下咒下毒,下手操控,而是早就秘密培养了一个人,用来替换李家子?”

  了空点头道:“多半是如此。当年李夫人怀上第二胎的时候,就有人看出那一胎气数非凡,氤氲彩华,竟然看不清腹中胎儿情形。”

  “这第二胎生下李世民,长大至今,平平无奇,与出生之前的情形全然不符。”

  “现在想来,当年李夫人的第二胎恐怕是双生子,一胎产下两个孩子,摩诃叶在那个时候就已经下手,将其中真正有气数的一个抱走。”

  了空遗憾道,“可怜女子生产,我等佛门中人怎可靠的太近,四大圣僧当初更是没有注意,被摩诃叶神不知鬼不觉的得了先手。”

  师妃暄还是有些迟疑:“可是这样……”

  “妃暄不必忧虑。”

  了空成竹在胸,“极乐正宗本来就吸收了我佛门极多的理念,摩诃叶想培养出来一代英主,就不可能把他婆罗教太多异怪心思,灌输教导。”

  “这位被他秘密教导的李二郎,必然已经受佛法熏陶,本身又气数非凡,将来我们使些手段,李二郎就大有可能归入正途,纵然念旧,不尽灭了极乐宗,我佛门的荣光,也必然不减反增。”

  师妃暄抬头看着慈和的佛像:“我是说,现住李家那个李世民,也没有多少恶迹,我们这一让步,他岂不是要遭殃?”

  了空唔了一声,道:“我等毕竟是以大局为重,此人与真龙天子同胎而出,本就是个为王先驱的命,也是天意了,唉,我佛慈悲,到时我为他念一篇往生咒吧!”

  师妃暄心中有一丝杂念,眉宇间不自觉的有点收紧。

  了空断喝一声:“痴儿,剑心通明,岂可容忍杂思,我佛慈悲,也只渡有缘之人,岂可为无缘之人挂心?”

  “他又不是你所杀,你这样莫名挂碍,迟早必成心魔!”

  师妃暄一怔,合掌道:“多谢大师,妃暄受教了。”

  “你到底还是年轻了些,修为虽高,有青出于蓝之兆,还是该时时自省,斩杀心魔。”

  了空勉励了两句,拽下一颗佛珠,心念烙印之后,即刻投向天空,给摩诃叶传讯。

  他佛珠刚走,空中又有一颗佛珠飞来。

  这颗佛珠透明若无,来得很是隐蔽。

  师妃暄看出来,这是来自白马寺的念珠。

  佛门传入中土时,最早建立的寺院就是白马寺,堪称中土佛家源流。

  但是白马寺,现在跟净念、慈航,乃至跟四大圣僧的关系都不好。

  百多年前,有一位辩和大法师,修行有成,在白马寺开坛讲法,聚拢门徒甚多。

  后来禅宗二祖慧可大师,也到洛阳附近讲法,白马寺僧人,很多跑去听他讲经,觉得他讲的更合实情,深入浅出,更能听懂。

  辩和心中不悦,把慧可大师害死,还让慧可大师尸身在江上漂浮逆流数百里,以示慧可大师生前是倒行逆施,作法自毙之辈。

  禅宗三代祖师僧璨大师,后来收殓了惠可大师,烧出舍利子,引起附近百姓祭拜,又因为禅宗名声甚佳,尸身在江上逆流这件事,反而成为一桩神迹。

  辩和再度动怒,把僧璨大师也打死。

  可怜堂堂禅宗第三代祖师,还没有做出多少事迹,就落得个生年不详的下场。

  不过那时候,禅宗第四代传人道信已经接过衣钵,跟三论宗嘉祥、天台宗智慧、华严宗帝心三位大师,结为至交。

  四人年纪有高低,像道信当时修为虽然尚未成就,但也有人修为已经大成,再仗着佛兵之助,还有净念、慈航两脉盟友。

  辩和法师这才没能继续下手。

  这些隐秘之事,江湖上没多少人知道,但这位辩和法师光是为人所共知的事迹也不少,可谓风驰八表,威名赫赫。

  “神足四圣”中的“神足”,指的就是他。

  到了十年前,四大圣僧修为抵达各自的顶峰,佛门实力增厚。

  了空有心壮一壮声势,就放出风声,说自己修炼闭口禅,要见性成佛,一时名声大噪。

  辩和法师哪里忍得了有别的和尚这样出风头,果然要对净念禅院下手,四大圣僧都做好了布置。

  不料此贼奸险,没有正面攻入,而是在百日之内,接连下手偷人。

  净念禅院自了空以下,地位最高的四大金刚,全被他偷走。

  不久就有人看到,四大金刚全都一脸和蔼,大彻大悟的模样,在白马寺参拜辩和法师,改投了白马寺门下。

  了空丢了大脸,因此气急,破了闭口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