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欲九天揽月 第360章

作者:温茶米酒

  黑日神风的喷发,愈浓,愈急,六边形古井的口径,不断增长,转眼之间,已经有三公里大小。

  苏寒山收回了自己刚刚打出的极尽一拳,平复体质,身上九种气息的变化,刚才是从头到尾,现在又从尾到头,双掌合十,垂目看向大地。

  天心不在天,而是弥漫万物之间。

  他看向大地的时候,埃及圣城、开罗各地,都出现了奇异的景象。

  城市西部,有很多居民发现了大沙漠里的浓郁血光,洞穿三十里的白色光束,那是强者的战斗。

  他们狂热的咆哮起来,飞奔出去,想要目睹战场的景色。

  地面却掀起了淡淡的风,绊住了他们的身体,放缓了他们的脚步。

  即使是风,也不可能永远咆哮并迅捷,平静下来吧。

  九柱神,风之神——懂得积蓄才是真正的速度!

  有的地面,也突然掀起金色的光柱,缓缓移动,光柱中飞舞着金色的鹰类羽毛,四散飞扬。

  有在家中奋力练拳,手脚并用,头撞肩顶,处处淤血的小孩,仍然只顾嘿笑,连撒哈拉大沙漠里的巨爆声,都没有注意到。

  可当一根羽毛落在他身上,他的神情突然恍惚了。

  盲目的凶狠和暴力,不能有效的让你具备勇气与强大,只是更有可能让你们接近死亡。

  但是现在还不晚,就算接近最危险的边缘,太阳也会降临到生死的界限,为你们重新指引。

  九柱神,太阳神——我们的太阳不只属于白天!

  又有地面掀起的沙尘,水中移动的光柱,从房屋中显现的光芒,在街道上徘徊的华彩……

  天空中扩张的黑日神风,明明只是在一个方向上,遇到了九柱神异象的阻碍。

  但其他方向上,好像也同步有这类力量在约束,无形无质,不可捉摸,却真实有效。

  黑风长嚎,越喷越浓,试图挤爆这种约束。

  九柱神的印记,并不是仅仅指九个古老强者,更是指古埃及文明之中,九种流传甚广的修行理念。

  这些理念,最初发源于什么时期,因为实在太过久远,已经无从考证。

  但是至少,早在五千年前,这九种修行理念,就都已经成型,到了三千年前,遇到天球交汇事件后,才衰落下去。

  中间两千年的时间里,法老祭司,王者巫师,智慧植物,英雄枭雄,善人恶盗,都投身在以这九种理念为支柱,已经搭好了框架的修行文明之中,丰富其血肉,饱满其仪表。

  就算曾经被打断了文明气运,一代代的人已经死去,旧的辉煌被摧残,只能艰苦寻找新的出路。

  但,天,不会忘记。

  曾被文明引导的天心,不会忘记托举过它的文明。

  苏寒山经营南非,走过一万两千里,打爆了图腾阵,终于唤醒了九柱文明的印记。

  埃及圣城的范围内,那种无序而误人的无形动荡,彻底平复,回归天地自然的韵律。

  苏寒山进入此界以来,一切观测行为,汇流过来的感悟,终于有了一片可以容纳成果的正常环境。

  没有漫长的构筑过程,只是刹那间,他头顶上空三尺处,又多出一轮圆润润、光灿灿,如浅红晶体般的丹丸。

  七代祖师的指点概述中,有一条思路,建议他可以用玄阴真经中记载的六类龙种玄胎,依次升华为自身概念,组合成型。

  苏寒山现在成就的,正是观测概念,烛龙之丹!

  长须大神官虽不知苏寒山具体的修行路数,但在他成就烛龙之丹的这一刻,即使处在古井中,长须也察觉对方身上那种属于神明的气息,更加浓烈。

  “上一轮天球交汇时代后,上主是在两千年众神战争中,屹立到顶峰的存在。”

  “黑日神风,得到过上主亲自指点,任凭你有什么秘法,得到多种神恩,也难以破解!!”

  长须大神官在古井内部急速移动,倾尽所有进行催化,古井井口已经撑到了五公里左右。

  呼唤天心,降下的九柱印记,摇摇欲坠,岌岌可危。

  苏寒山皱起眉来,垂下的视线,正是落在黑风古井的方向。

  但对黑日神风,他确实研究不出解药之类的手段,所以他的视线,实则并不在黑风古井之内,而是看向更深的东西。

  烛龙观测万象,亦是运转昼夜之神,在别的世界自有其变,而在地球上,运转昼夜,正是侧重于地球自转的现象。

  地球其实分为很多层,那些平流层、对流层之类的不提,以最大略的划分来说,也有大气、地壳、地核三层。

  地核中具有庞大的金属元素和数十亿年尚未释放干净的热量,也是星球磁场的源头。

  它的自转速度,要比地壳和大气层都快出不少。

  这种偏差会造就总量很高的能源,但都顺地星磁场,弥布于大气,甚至消弥于太空之中。

  但却也有机会被人所用。

  雷玉竹的功法中,就有这方面的描述,曾经在降魔世界,她也亲自小范围的运用过这种力量。

  “自己钻进洞里,那你就永远也不必出来了!”

  声音,意念,挑衅,黑日神风,都不许出来。

  苏寒山说这话的语气很淡,仍皱着眉,双臂张开,左手翻回下沉,并指直指大地,凝然不动,右手向天,缓缓挥去。

  呼嗡嗡嗡嗡嗡嗡!!!!

  天地已经不知道从哪里产生了浩大无比的蜂鸣声。

  空气中恍惚全是淡薄的彩光,涌向天穹,凝成一只暗金色大手,抹开惨白天空,抹出灿然蓝天。

  一手横空,揭天放日。

  青天白日,朗朗乾坤,所有暴动的黑烟,都被那只大手收摄,向着黑风古井的方向,重重按了下去。

  长须大神官赫然感受到了无法违抗的压力,仿佛天空整个盖了下来。

  不对,这种压力不仅是从上方袭来,而是从周围所有方向,同步挤压过来。

  他竟然分不清,这到底是磁场的力量,还是引力的力量,又或者是针对空间的操作。

  但他的身心元神之中,都在反馈出同一个感受。

  重!重!重!重!

  太沉重了!

  烛龙观星丹法,玄黄社稷神雷!

  苏寒山皱着眉,不是感到焦虑,只是努力让自己看得更清楚,得以触动更多玄黄磁力。

  皱眉调节视力这种举动,对他现在的肉身,本该没有意义,但对他的概念却有意义。

  多种概念的最后追求,是成就自我,自我的存在,就是要不顾俗理,改动现实。

  他的手挥过天空,压向大地。

  那只暗金色的大手,稳稳的盖住了黑风古井的井口,封闭了最后一丝缝隙。

  古井内部,所有的晶体尘埃,被沉重无匹的力量,压缩成了黑色粗岩般不透光的物质。

  长须大神官的肉身、元神,咔咔咔咔,被压成了一个小团,大叫了一声。

  这一道意念之音,没能传出古井。

  苏寒山松了口气,耳边忽然听到一个声音。

  “咦,你进来这点时间,已经干了不少事情啊。”

  苏寒山微微抬眉:“祖师?”

第349章 一别几度秋,志气凛然各所成

  苏寒山降落下来,坐在那只暗金色大手的手背上,看了看四周。

  “祖师能进来了?”

  “不能,我是在界外略微触动时空,引起你身边的种种力场震荡,来与你交谈,就像隔着一个面粉袋子,按压内部的粉末。”

  七代祖师的声音也带着一点新奇的意思,“太极印记的落点,已有数百个维度纠缠。”

  “我这一点意识,其质太高,其量又太小,若欲进入,会引起这数百个界域隐隐连成的一股大势抗拒。”

  “不过随着你在内部的活动,我就算隔界观望,也可以看到更多风景,可以用一点小手段,顺其脉络,与你交流。”

  苏寒山感慨道:“我也是头一回遇到这种情况,但即使天意动荡,我在这里顺心行事,处处都是修行,倒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。”

  烛龙之丹成就后,他对于后面几枚元丹的思路,也越来越清晰。

  “嗯,这回搭着太极印记穿梭而来,感觉果然跟我以往自行神游诸界之时,颇有不同。”

  七代祖师说道,“只是,以前太极印记运转时,带你去的地方,都是修行体系与你当时所处阶段,正有契合之处。”

  “我原本还以为,会看到一个也把自我概念分段式修行的体系,现在看来,说不定是因为受到我的影响,太极印记出现了偏差。”

  这个世界的情况,其实对于苏寒山当前境界,并没有太多启发的地方。

  只不过,苏寒山现在的修为,已经可以自己变动环境,创造机遇,走在法我不二、知行合一的风格里面,所以看起来,进展依然很快。

  换句话说,就算他依然留在渊界人间,继续寄托天星,涉足更远更深,遨游刺探海外,乃至潜入第一层渊界,处处影响事端,修为进度,也不会比现在慢。

  苏寒山摇头:“我修炼是因深爱武功,也是为了能成事,又不是为了修炼而修炼。”

  “就算修炼速度没什么不同,我分身在家,真身远游,总的阅历见闻却是更广,也很开心。”

  七代祖师轻笑一声,说道:“看来,你心性修养也是与日俱增了,不知道是你独有的心境,还是因为分段式的自我概念,慢工细磨,普遍能够比一蹴而就,更雕琢心性。”

  “这倒有些意思,以后可以在人间新添一条金丹之路,让他们修着试试,若是人人心性自足,无欲无求,倒也少了很多没必要的纷争。”

  苏寒山失笑道:“无欲无求,不可能吧,先不说,我看见坏人就想揍,看见寻常人,就想拉过来一起练武功,光是现在坐在这里,刚刚经历一场胜利,心里也有很急切渴求的东西。”

  七代祖师说道:“何物?”

  “人手啊!”

  苏寒山说道,“据我搜集到的情报,众多维度,众神战争之中,曾经决出四位胜者,号称上主、神君,能够在天球交汇,尚未正式接壤时,就渗透进来的势力,正是来自这四位神君的部下。”

  “伏兽神君是战神蛮神、生命之神,麾下大多行事粗疏。”

  “但我在非洲弄出来这些动静后,另外三位神君的部下必有警惕,再想复刻,就不那么容易了。”

  “我倒是有把握,在正式接壤前就彻底修成自我概念,到时解决他们要轻松得多,但很难保证,在此期间,他们又会憋出什么计划,对这颗星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。”

  就在他屁股底下,还镇压着本来准备放出去,感染全球水土的病毒呢。

  另外三方虽然不像伏兽一系,动则声势浩大,但也更难预防。

  “假如我有足够的人手,四散传法,引星光地气,造阴德风水,梳理天心,直接唤醒本土天意去排斥他们,保管他们不论什么计划,都要受到掣肘,只能等着我去打他们!”

  苏寒山眼睛微眯,盘算着说道,“祖师你既然能触动时空,也不求改变我这边现实的时间流速。

  “能不能弄出一个拟真度够高的,大规模的梦境,把我这边已经接触过的生灵,都接引进去,调个一百倍的时间流速,让他们通通变为悟法有成的纯阳弟子……”

  这一百倍时间流速,并不是随口胡说。

  实际上,当初三尊创世的时候,把降魔世界最初的时间流速,调得那叫一个离谱,还不止外界的一百倍。

  可见若无天限压制,这些十阶强者,完全可以催促时光。

  “我只有这点意识,隔界按压,造成的影响很有限的。”

  七代祖师无奈的解释了一句,语气却又一转,“但如果只是缺人手的话,我倒是能想点办法。”

  苏寒山来了精神:“什么办法?”

  “武道修炼至第十境的人物,号称宏道真君,是因为最初那批先贤,都非常热衷于在神游诸界之时,广泛传法,培养门徒。”

  七代祖师先讲起故事,娓娓道来,“一来,他们很想知道,倘若有人在没有天限的情况下,修炼到第十阶,各个境界步骤表现,都有什么样的差别,用来印证反探天限奥秘。”

  “二来,门徒的基数庞大到覆盖诸界的话,弟子中能培养出强者的概率更高,若都能接引到渊界人间,对抗魔劫,也就更方便了。”

  “按照古史记录,那时他们不遗余力,跨界栽培出来的门徒中,确实出现不少强者,能够承受他们越界牵引的力量,然而却始终无法抵达渊界人间。”

  “也不知道是天限还是魔劫,抑或二者在一起作祟,总之到了中古时期,走这条路子的就少了,更多的心力,放在了研究至尊位格上。”

  “盖因一统人间、整肃八荒的初代帝王,所能凝聚的至尊位格,能够调用部分天限之力,还能传给后代……”

  七代祖师说到这里,才觉得自己有点扯远了,转回正题。

  “总之,我们天都仙府中,存储着不少牵引异界之人跨界的古法,我颇有研究。”

  “结合你的太极印记,应该能让许多实力未至五阶的小辈,也来到此界,相助于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