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欲九天揽月 第263章

作者:温茶米酒

  这种纯用元气调配出来的符水,没有草药、丹砂的参与,药效是会渐渐挥发掉的。

  苏寒山自己也趁着药效最鲜活的时候,喝了几杯,养一养精神。

  今晚这一场大战下来,他肉身虽然没有怎么受伤,但是精力损耗不浅。

  弄些符水养神,才有助于他把今天这连续几场战斗的感想,梳理清晰。

  默坐了一个多时辰后,苏寒山缓缓起身,迎着夜间山风,揣摩着打出了一套掌法。

  这是纯阳掌,是最初用来匹配纯阳神功的那套掌法。

  练此掌时,心意运劲上,讲究三形三势,三空三合,三圆三顶,三裹三敏。

  基础掌法招式上,有单劈掌,双劈掌,顺势掌,吞吐掌,洞穿掌,合流掌,回身掌,龙形掌,总共八种。

  又有推、托、带、领、穿、搬、拦、截、扣、捉、勾、打、封、闭、闪、展,十六种身法手法用法。

  这套掌法,如果单独拿出来的话,并不比沧水县其他几个武馆的手段更高明。

  可以说只是修炼纯阳三法的一种前置准备工作,是基础中的基础。

  苏寒山的纯阳三法,都已经练到登峰造极,大而化之的地步,现在却偏偏打起这套最基础的掌法来,甚至每一招打出,收回之间,还要揣摩良久。

  他现在的整个武功体系,如果比喻成一棵大树的话。

  那么,六御生杀令法,就是六条最主要的枝干,决定了这棵树朝哪些方向生长,会对哪些区域造成影响。

  小五行理论,是内部营养类型、特效成分,决定了这树是什么品种,并向更名贵、更有特殊功效的品种努力。

  纯阳神功,则是他最本质的功体,是最重要的根系,用来鉴定、粉碎、过滤、吸收各种要素,一股脑的变成营养,供应小五行理论的运转,供应六御令法的生长……

  无论苍天风水,神魄秘法,太华拳谱,还是真人枪,四大杀气,五雷交感法门,都在这些被粉碎吸收的范围内。

  从这个角度来说,玄阴搜魔真经的内功真谛,实际就是纯阳神功套的一层面具。

  只要悟通了此种内功真髓,把天都纯阳一逆转,自然可以成就玄阴搜魔。

  在面对某些硬点子的时候,宽仁醇厚的纯阳功,就会披上这层凶恶的玄阴外衣,阴阳轮转,将对方磨碎。

  苏寒山因为已经走上武道金丹之路,对于纯阳峰前辈的总结传承,以前是只需要百分之几的摸索微调,现在,却是最多只能抄个八成,别的都要自行发挥。

  这该是个麻烦。

  但对于以前就有着异世界大量体系,可以借鉴,只愁没有足够缺口收容的苏寒山来讲,却也可能变为一种洗礼。

  他正好借这个机会,将自己的根基重整,拓展,尽情地将那些不同体系碰撞,产生的灵感契机,全部加入基础层面。

  这样,就能够让“天都纯阳”这个根系,在吸收其他营养的时候,更加慧眼如炬,鲸吞广纳,不留遗珠。

  如此一个重炼基础的过程,自然是急不得。

  苏寒山打一打,停一停,掌法变动,连带着心情、功力、元气的变化,显得非常舒缓从容。

  与其说是武,不如说是舞。

  打了一阵子之后,简直连舞也算不上了,只是在徘徊散步,时不时的挥动一下手掌罢了。

  到了天明时分,他若有所感,停下了手里的动作,转身看去。

  东方新发现了他的动向,也扭头看了一眼,讶异道:“是云涛老弟到了吗?”

  凌晨时分,山间起了一层薄雾。

  雾中走来的并非司徒云涛,而是一个白发如霜,面容却只有三四十岁,而且身材高大,背着一个竹篓的妇人。

  “我听到这里有一件兵刃在哭泣。”

  那妇人嗓音有些生硬,好像不太习惯跟人打交道,也没有什么见面礼节、招呼,只是目光一扫,落在了东方新身上。

  “原来是你的刀,你好像过去是很爱护你的刀,以至于他现在要死了,也对你很有些眷恋的感觉。”

  “不过,如果你没有任何察觉,继续这么放任下去的话,这把刀很快就会从濒死,变成彻底死去了。”

  东方新诧异的抬起手中虎刀,说道:“你是说,我的刀已经有了灵性?我怎么不知道?”

  “你们这些人,总是以为要有了可以脱体而出的刀灵剑灵,才算是有了灵性吗?”

  白发妇人淡淡然的看着那把刀,说道,“这把刀,刀身虽断,气脉未绝。”

  她停顿了一下,似乎在斟酌。

  “八千两黄金,我帮你将这把断刀重连。”

  东方新稍微迟疑了一下。

  八千两黄金对他来说,倒也算不上一笔多大的款项,只是这妇人来得莫名,令人不太信任。

  也罢,这把虎刀本就已经断了,若真有机会挽回,绝不能错过。

  东方新点头答应下来,郑重的将手中断刀交过去。

  白发妇人走到桌边,从竹篓之中,取出了一个青玉罐子,里面装满了澄澈而粘稠的液体,像是某种油脂,散发着草木的香气。

  她拿出来的油罐之上,还刻着一些极小的字眼,即使是玄胎境界的人,也需要运足眼力,才能够察觉到。

  “欧冶子死千年后,精灵暗授张鸦九,鸦九铸剑吴山中,天与日时神借功……”

  苏寒山心中默念,有所猜测。

  龙泉道,中古三十六道宗之一,专攻铸剑之法,最初的几代道主,如欧冶子,干将莫邪等人,名声都极大,被视为天下间最好的铸剑师。

  不过后来,这一道宗因为弟子太多,互不相服,云流四散,失去了巅峰气象。

  历时千年,才又有一位名叫张鸦九的铸剑师,夺取天下第一铸剑名家的称号,重整龙泉道,因此被称之为“中兴道主”。

  可惜,铸剑这个行业,既与军备相关,又隐隐超脱军备,是一条上达王侯公卿、交往名门豪客的捷径,实在是鱼龙混杂,嫉贤妒能之辈,比比皆是。

  特别出众的铸剑师,如果不被哪一方招揽,很难有足够材料练手成长,如果被招揽了,又必然被敌对势力优先针对,明枪暗箭,早夭的风险很大。

  中古后期,正逢数千载罕见的一场大乱世,龙泉道的中兴,也只是昙花一现。

  到了如今,天下间顶着龙泉名号的铸剑流派,多如牛毛,数不胜数。

  拥有龙泉道真传水准的,却少之又少,大多只是滥竽充数。

  东方新手里这两把刀,原本也是当年尚未开创长乐山房时,游历四方,特地请一位号称有龙泉传承的大匠人铸造出来的。

  质量确实过硬,耗资更是不菲。

  用了这么多年,他也顺着自己的功法路径,日夜反复用元气滋润养炼,只觉得如臂使指,随心所欲而不逾矩。

  可是,大半个时辰之后,当那白发妇人将吸收了数次油膏,弥合一体,捶打矫正,突兀滋生、又褪去一大堆锈迹的虎刀,重新还给他的时候。

  东方新刚一接过来,就心中一怔,忍不住涌起一个强烈的念头。

  与现在手中的这把刀相比。

  他以前见过的,所有号称龙泉传承的名家,铸造出来的东西,根本不配称之为刀剑……

  那只不过是粗陋笨拙的铁棍罢了!

第270章 移山之心

  噌!!!

  东方新试探着一挥刀。

  这一刀他几乎没怎么用力,只是握刀在手,喜悦之情油然而生,心意牵动着内功,自然而然的散发出去一些气息,又正好被刀柄刀刃所接收。

  一刀擦过空气,就有一道肉眼可见的淡淡波纹飞出。

  半里开外的一座断崖,崖角岩石忽然被切断,向山谷之中滑动滚落,切口平整,犹如冬日冻结的江面。

  “太妙了,这刀抓在手里,好像成了我心思的一部分,想重就重,想轻就轻,处处用力都得当。”

  “可实际来看,刀身的重量还是固定的,并不会漂浮变动,所以变得只是我握刀时的感觉。”

  东方新左手并指,抹过刀背,刀身原来断裂的地方,现在看不出有一点断过的痕迹。

  他仔细掂量,赞不绝口。

  “没有用上别的矿石铸材,仅仅是靠些油膏配合着,敲敲打打,竟然就能做到这种程度,真是神乎其技,令我大开眼界。”

  “八千两黄金,真是物超所值,只怕还是尊驾吃了亏了。”

  白发妇人眼眸微不可查的动了一下,声音还是那么平淡:“那你要加钱吗?”

  “哈哈!”

  东方新不以为怪,“那就凑个整,一万两黄金如何?”

  “只是我身边的金票还没有这个数目,要回长乐山房一趟,不知道尊驾最近,在哪里落脚,等我取来金票,立刻奉上!”

  白发妇人点头道:“我是刚到泉城,但最近两个月,应该都会在附近走动,你只要看到跟我背着同样的竹篓的人,招呼一声,自然能够找到我。”

  “雪芽前辈,这是举派上下都要搬迁了吗?”

  天空中飘来一个声音。

  长长的一道青云,从晨间的天穹垂挂而下,站着两道身影。

  司徒云涛站在青云前端,飘然而动,挥手收起青云画卷,带着九酒道人落地。

  “前辈,久违了!”

  白发妇人定睛看了两眼,惊讶道:“原来是你,你居然已经修成神府,还挺快的,这下境界跟我一样,也不用叫什么前辈了。”

  司徒云涛笑道:“哈哈,龙泉道的修为造诣,可不仅仅体现在内功境界上。”

  “况且有过旧交情的人,也不必遵循江湖上那套按实力论辈分的规矩。”

  他转身说道,“我来为诸位引见一番,这位是龙泉道当代道主,方雪芽前辈。”

  “这两位是我老友东方新,师弟苏寒山。”

  方雪芽看了看苏寒山:“原来是天都仙府的人,难怪这么年轻,就有这种实力!”

  “你们仙府是准备把山阳之地,划作你的试炼场吗?”

  天都仙府,有个不成文的规矩,凡修成玄胎的门人,可以选择出山,以一郡之地,作为自家试炼场所,除魔斩妖,指点生计,化解灾害,积累名望,磨砺心境。

  大楚开国时期,天都仙府号称无国教之名,有国教之实,对标当年大秦的不周宫。

  除了因为那位七代祖师的存在,也是因为这些弟子门人的行事。

  不过,随着大楚各级官衙稳固之后,到开国两三百年的时期,这个规矩,就已经渐渐淡化。

  最近百年以来,像司徒云涛这种变相出来试炼的,也披了一层官家身份,而且人数不多了。

  苏寒山不准备当什么山阳主官,但是,协助司徒云涛经营这块地盘,也算是与雪岭之间,互为倚仗。

  将来苏寒山的故乡亲友,也更有保障一些,这个想法还是有的。

  所以,他只是笑了笑,并没有正面回答什么。

  在方雪芽看来,他这就是默认了。

  “既然天都仙府也愿意插手,有些事我就不用顾忌,直说了吧。”

  方雪芽一边把桌上的青玉罐子往竹篓里面收,一边说道,“龙泉道在我手上,发展得还算不错,但这些年,要么也只是做人家客卿,要么就是临时雇佣。”

  “这样无根之木,无源之水,也不是个办法,恰逢世道将变,或许正使我龙泉道,又有复兴之机。”

  “因此我从几年前,就在关注东海九郡的事情,最近终于等到了绝佳的介入机会,便一路赶来……”

  当年,天命教和梁王府经营多年,与东海九郡的气数已经紧密相连,掀起叛乱之后,剧烈的消耗这份气数,设下种种大法,试图凿通北方边疆,勾连北疆千部。

  他们失败之后,九郡之地的旱涝频繁,大范围的饥荒灾害,乃是气数反噬,原因错综复杂,不仅仅是因为地气山川、天时雨水。

  所以就算朝中高手也难以解决。

  但是这几年的时间过去之后,这份反噬,已经缓和下来。

  如今山阳等九郡的气候异常问题,就更多的可以算是一种自然现象了,可以设法通过人力来解决。

  “山阳这几年的灾害,有很大的一个毛病,在于雨热同季,降雨基本都集中在夏天,形成洪涝瘟疫,到了冬春之时,又毫无降雨,使农人在最重要的春耕时节,无法耕种。”

  方雪芽从竹篓之中,取出一卷地图。

  “我们龙泉道这几年里,反复勘探地理,测算变数,最后制定了这个计划。”

  苏寒山等人凑过去一看,心尖都微微一跳。

  斩断伏龙山脉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