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欲九天揽月 第141章

作者:温茶米酒

  苏寒山道:“当然可以。”

  “我对老吴王,也还没有十成的信任,不过任何朋友都有初相识的阶段。”

  苏寒山举起茶杯,“我希望,我们会是朋友。”

  杨白发轻笑一声,跟他碰杯。

  “有件事,我有点好奇。”

  苏寒山说道,“为什么我看到的兵将,好像都是四十岁以上了,老吴王这次出来,没有带年轻的士卒吗?”

  杨白发说道:“年轻人该负担起他们的责任了,我们这些快要交下担子的,就比较轻松,可以做一些早就想做的事情。”

  苏寒山若有所思,道:“现在的吴王并不支持你发兵吗?”

  “只要我出了门,他肯定支持我。”

  杨白发露出微笑,睿智的笑意中,隐约有点无赖的意思,“不过当初,运河入海的诸城拒绝出兵之后,他确实对这件事就不那么热衷了。”

  “他也代表了不少年轻人的想法,开辟道路这种事,可能将来确实对大家都有好处,但别家都不急,凭什么我们先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呢?毕竟我们江东,不需要这些路,也已经过得挺好。”

  苏寒山道:“他们的想法也无可厚非。”

  “嗯?”

  杨白发轻咦一声,笑问道,“你也是个年轻人,听起来你不赞同他们的看法?”

  苏寒山摇头道:“他们怎么样,我管不到。但我喜欢尽情的改造一切,开辟道路,重连天下这种事,听起来就是在人生中可以拿来回味的大事,有机会的话,我肯定要做。”

  杨白发连饮了几口茶,笑容愈盛,哈哈笑道:“好好好,其实,我看你半夜从帐帘外面走进来的时候,直觉里就有一种好汉子的感觉。”

  “我一向是很相信我的直觉,谈起大事,聊起闲篇,果然也都投缘,可惜军中上一批送来的酒已经喝光了,不然这茶真该换成酒才够滋味。”

  第二天早上,天蒙蒙亮的时候,杨白发就先带了一批亲卫,跟苏寒山去到东平城中。

  “吴王!”

  孙兴祖当年是见过杨白发的,但真没想到,前两天才提过江东兵马,今天居然就在这东平城里面遇见了。

  但他的目光在杨白发、苏寒山之间转了转,倒也没有开口向杨白发求助,控诉苏寒山的举动。

  这个世道是最现实的,苏寒山一个人的价值,就比孙兴祖他们还要高得多,杨白发又不是孙兴祖的爹,也不可能为了他跟苏寒山翻脸。

  反而这时候安分一点,或许事情还有转机。

  毕竟苏寒山身边看起来无人可用,找江东兵马合作,想必大有图谋,既然没有直接把孙兴祖他们打杀了,日后肯定有他们能派得上用处的地方。

  孙兴祖和本因对视一眼,都看出对方的意思。

  擦亮眼睛,能屈能伸,才是保命之道啊。

  杨白发倒是也有些惊奇,他原本感觉出苏寒山不是神魄入体的境界,又隐隐觉得苏寒山的实力不是寻常拳意通灵那么简单。

  但怎么也没有想到,苏寒山一个人,擒拿了三个神魄入体的高手,甚至看起来都没有把这三个人打残。

  就算神魄入体这个境界的范围很大,但是,初入神魄入体的人,实力也已经非同凡响,遍数当今天下,都未必数得出一百个。

  要生擒这种人物,可比打死打残,还要麻烦得多。

  “我已经听苏城主说起拒马城的事情。”

  杨白发说道,“你们再讲讲胡人的情况。”

  孙兴祖他们就一五一十的,把之前讲过的话又复述了一遍,半点也没有偏题。

  苏寒山早知道他们很识趣,微笑的看着他们。

  杨白发也颇为满意,等事情都问明白了,顺口说了一句:“神魄入体的武者,不易有啊,苏城主,我们要夺回拒马城,这三大高手若是不用上,倒也可惜了。”

  苏寒山说道:“那就带在老吴王军中吧,到时候我给他们把这些钉子拔了,希望这回他们能够奋勇作战,不要一点伤口都没有留下,就已经逃出了拒马城。”

  孙兴祖有些羞愧,说道:“那名叫步度根的胡人,实在凶悍,打杀城主之后,我立刻知道,即使合我们三人之力,也不是对手。”

  “趁乱尽早逃出,才有机会求援……”

  杨白发道:“好了,不用多说,这回去拒马城的时候,你们对付胡人中的普通兵马,总还可以吧?”

  孙兴祖连连点头。

  在真正成规模的战场上,军队的精神气势,会混同起来,变得极为浓烈,就算是高手,也不能单凭拳意的扩散,震晕几百人。

  像他们三个这种程度的神魄入体,在战场上的拳意攻击,也就是一次震死数十人的水平,真打起来,主要还是靠肉身攻击对手。

  但凭他们的实力,如果没有高手阻拦,就算需要拳拳到肉的轰杀普通兵马,也会如同狂风卷草芥,效率绝不会低。

  等到杨白发的兵马入城之后,就按照昨晚商量的,开始分出一部分精兵,伪装成东平城的百姓。

  东平城这些人,家中的衣物本来就不多,既然要拿出来给这些精兵做伪装,当然也要给一些补偿,倒是因此得了厚实的军中冬服,也算是意外之喜。

  苏寒山交代刘甲子他们看顾好城池,就跟随伪装后的江东兵马,一起上路。

  这些装成百姓的先锋兵,跟后面的大部队之间,拉开了约有二十里的距离,依靠孙兴祖他们对沿途地形的记忆,让大部队尽量在丛林之间隐蔽穿行。

  数日之后,苏寒山就感受到了空气变得更为潮湿,所过之处,河流变得更加常见。

  他们已经靠近了运河入海之处,距马城也近在眼前了。

  黑压压的城墙上,有很多新旧交叠的,被攻伐过的痕迹,跨河的吊桥悬在半空,两侧粗大的铁链,也有不少,显然是最近更换过的。

  拒马城的东城门、西城门,都是闸门,有河道直接穿过,吊起闸门的时候,可容船只通行。

  不过,苏寒山他们是从南而来,南门就只有一条护城河和吊桥城门,要过河过桥,才能入城。

  等他们距离城门还有三四里的时候,那吊桥就已经放下,城中冲出一队骑兵。

  “你们是什么人?从哪里来的?”

  骑兵头领手里马鞭一扬,脸上有两条交错的刀疤,声音如同破锣一般。

  苏寒山为了不要太过显眼,也换了一套装束,混在人群中,抬头略一打量,却发现这队骑兵看不出什么胡人痕迹,似乎是中原人,而且兵甲装束跟当时孙兴祖带的那些人差不多。

  他心中一动,就明白,这应该是城池被攻占之后投降的人马。

  运货队伍明面上的领头人,是江东兵马里选出来的,一个精通各地方言,为人老练的汉子,几句话就交代了他们的目的。

  出乎意料,这些骑兵并没有过多追问,只是看他们身上着实没有什么油水,就烦躁的挥了挥鞭子,让他们进城了。

  “他娘的,那些胡人破城后,在城里到处抢东西抢女人,抢了整整三天,等他们教主一来,又说要维持拒马城四方通商的地位,不准再抢东西。”

  “结果最后,被看得最紧的,反而是咱们这些人,瞎子也看得出,到底是谁更可能抢东西啊。”

  “唉,头儿,忍忍吧,现在是人家当家,再说了,咱们这儿只被抢三天,还真算是好的,听说他们以前,占其他城池的时候,一破城后,都要大掠十几天呢。”

  “东西城门,内外码头那儿的油水,可都被那些胡人捞足了,以后肯定越捞越多啊!”

  苏寒山进城的时候,听到他们彼此之间,嘀嘀咕咕的抱怨声。

  入城之后,却见长街寥落,房屋如棋,虽然屋舍很多,有不少还挂了商铺的招牌,但大多都关门闭户,颇显萧条。

  领头人打听了一番,哪里有可能收木料,带着队伍前进,转到了靠近码头的地方,才又见到了略微人多一点的场景。

  街道转角处,还有胡人高坐在木台之上,宣讲着什么。

  “……所以说,周天子,霄汉皇朝,武德皇朝的皇帝,其实大多数都有我们乌雄人的血脉,伏羲女娲,神农轩辕,也是我们乌雄人祖先,恒雄天王的臣子!”

第163章 镇魂铃

  那高台周围,围拢了很多百姓,看样子对高台上的人讲的话都不太在意,但又不能离去,显然是被强迫而来。

  高台上的胡人,一点也没有因为听众的漠然而受打击,翻动着手里一本书册,继续津津有味的讲解着。

  “我们乌雄人挖掘出来的这些古代史书《恒雄史记》,把天下人的源头,都写得明明白白,比如这一段。”

  “蚩尤就是乌雄古王朝的第十四代王族,受到恒雄天王的感召,发明了兵器和战车……”

  苏寒山往那边多看了一会儿,江东的先锋官,就悄悄凑近过来:“那胡人有什么不妥之处吗,莫非是个高手?”

  杨白发的一万多兵马,包括他自己在内,有三名神魄境界的高手,六名拳意通灵的人物。

  但是派进来的先锋官,为了要伪装成百姓,不引人注目,仅是内炼精魂的境界。

  在甄别高手这一项上,就主要靠让神魄境界的强者灵觉都估不准的苏寒山。

  “没有,就是个普通胡人。”

  苏寒山说道,“但他讲的那些东西可不普通。”

  先锋官不以为意:“胡编乱造而已,看那些百姓的模样就知道,随便哪一个,都没有把这些东西当真。”

  “再假的假话,如果有武力支撑,多宣扬个几年,也会变得掰扯不清楚。”

  苏寒山眼神颇为认真,说道,“东胡人的兵马不称王,不称将,反而称教,显然,像这个胡人的所作所为,并非他个人之事,而是他们教中高层布置下来的手段。”

  “有这样大的野心,又懂得谋画,你们打探消息的时候一定要更加小心。”

  先锋官微微点头,向后面的人叮嘱了几句,押送木料的所有人马,就在行走中慢慢分散成好几队,各奔东西。

  表面上看,他们是因为运的货太多,分散开来,好各寻买主。

  实际上,是为了避免这么多人总聚在一起,引人关注,也是为了方便打听城内各方的消息。

  苏寒山他们伪装成押运货物的百姓,本来是有两种规划。

  一是胡人恶劣,在城外遇见他们就直接动手,那么后面的大部队也会压上,直接攻城,但那就成了纯粹的硬碰硬,拼底力了。

  现在既然能够成功入城,那当然就是走第二种规划。

  入城的这批人,暂以打探消息为主,比如胡人首领的居所,胡人入城之后,兵力防御的侧重点。

  哪边是他们的嫡系,哪边是收降的人马,跟周围几座城池的关系又如何。

  内陆几条大河汇入渤海的这片区域,不止一座城池。

  虽然其余城池的地利、兵力、高手数量,都比不上拒马城,但是他们的态度,也可能对战局带来一定的影响,还是需要考量的。

  如果把这些消息都弄到手的话,攻城的时候,轻重缓急,都井井有条,就能够在以胜利为目标的前提下,将战争带来的损失,也降到最低。

  苏寒山和先锋官所在的这一队人,前往城西码头方向,观望港口船只的情况。

  到了码头,只见人群稀稀疏疏,停泊的船只虽然看起来还不少,但很多都是空船,也没有人在上面,反而有些可疑的破坏痕迹。

  挎着狭长弯刀的胡人兵卒,被几个官吏模样的人陪同着,在码头上四处走动。

  先锋官装得很好,到了这里就找一些商家攀谈,轻声抱怨难找买家的事情。

  苏寒山混在木料车旁,忽然见到西面大河上,有十几艘快船驶来,停靠在码头,船帆一侧飘扬着黑色熊首旗帜。

  那些胡人士卒,匆匆迎了过去,高声拜候,样子非常恭敬。

  快船停稳后,其中陆续走出近百人,大多数是胡人装扮,还有一些扎着发髻的黑衣长袍男子。

  苏寒山心中掠过一丝诧异。

  那些黑衣男子身上的气息,与这个世界的武者,明显有所不同。

  对于这个世界的高手来说,可能因为以前没有见过,难以分辨,但是苏寒山却非常熟悉。

  因为那是自身元气被约束在经脉中,有序的流转滋养的迹象,也就是练出了真气内力。

  本因、本智的寺庙,直接传承自武德皇朝鼎盛之时,基本可以肯定,在当时武德皇朝能触及到的消息范围内,是没有已经成型的吐纳真气之法的。

  不过世界毕竟在发展,又经过了这五十年的巨变,有人揣摩出类似吐纳真气的法门,也是有可能的。

  苏寒山并没有太大惊小怪,眼睛还垂下,看着木料车,但却把听觉提升到最高,注意着那边的动静。

  黑袍人中,有个双眸狭长、俊朗含笑的年轻男子说道:“教主这趟出去,已经验过了镇魂铃,想必应该明白我们的诚意了吧?”

  “确实是好宝贝。”

  东胡人中回话的是一个粗眉长须,身材不高,气质却很威猛的男子。

  跟那些只会说胡语的士兵不同,这个人说的中原话,非常流畅,音调语气无比自然,似乎母语一样,抬手做出邀请姿态。

  “白公子请上马,我们回到城主府,再好好聊聊!”

  这一群人上马之后,轻轻一抖缰绳,激起马嘶之声,就朝城内奔驰而去。

  苏寒山施展传音入密之法,跟先锋官交代了一声,就悄无声息的脱离队伍,混在人群之间,逐渐不见了踪影。

  “金刚身不漏,大梵口不漏,禅定意不漏。”

  苏寒山行走中,双手在胸腹之间,悄悄变化印诀,默念密音,这秘音只在身体内部,震荡来回,等到余音细微之时,他整个人好像也随之淡化。

  周围的人,没有察觉到任何异样。